總理也是蠻拼的,在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三次會議上,首次把“互聯網+”的概念引入到政府工作報告中,彰顯了政府的互聯網思維也到了一個新的高度。那么這個“互聯網+”到底是個什么概念?
以下是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的闡述:
制定“互聯網+”行動計劃,推動移動互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,促進電子商務、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,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。國家已設立 400億元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,要整合籌措更多資金,為產業創新加油助力。
實 際上,“互聯網+”概念的本意指的是“互聯網 + 傳統行業”,這個概念最早是由騰訊CEO馬化騰提出的。2013年“三馬”( 馬明哲、馬化騰和馬云 ) 在眾安保險的開業儀式上,馬化騰提出:“互聯網加一個傳統行業,意味著什么呢?其實是代表了一種能力,或者是一種外在資源和環境,對這個行業的一種提 升。”
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改變是明顯的、深遠的、顛覆的。它不僅提高了各行業的工作效率、信息資源分享能力、用戶體驗等,更促進了跨界融合和產業創新。"互聯網+"不會打擊任何一個行業,它只會鼓勵產業升級、并釋放出新的經濟增長點。
還記得網上曾經流傳了這么個段子:
郵政行業不努力,順豐就替他努力;銀行不努力,支付寶就替他努力;通訊行業不努力,微信就替他努力;出租車行業不努力,滴滴快的就替他努力。
所以問題不在于行業本身,而在于企業、事業單位,是否具有“互聯網+”的思維概念,順勢而為則立足市場,停止不前或逆勢而動則面臨淘汰。
“互聯網+”概念將代表一個時代
從長遠角度看,政府更看重的是通過互聯網帶動傳統行業來調結構、穩增長,發展產業創新。就像工業革命時代,為全球帶來的突破性的進展一樣,"互聯網+"也將成為一個具有影響力的時代。
截至2014年底,我國網民規模已達6.49億人,2014年全年網絡零售交易額達2.8萬億元,僅天貓“雙十一”一天的交易量已經達到571億元。
不論是概念還是時代,我們要透過表面看本質,當又一個改革開放的機遇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,你還會做旁觀者嗎?